主題:何謂子宮內膜異位症?
公告日期:2006/7/28 下午 09:07:40 
公告內容:
簡單的說,子宮內膜異位就是類似子宮內膜的組織,出現在子宮腔外的一種病變,也就是說,原本長在子宮腔表面,每月隨著月經剝落的內膜,誤植到子宮腔外,諸如:卵巢、子宮韌帶、腹膜、肺部….等體內的器官上,因此這些物質的內膜,與正常的子宮內膜一樣,會受到卵巢分泌的荷爾蒙影響,隨著月經而出血,但由於無法與正常月經一樣,經由子宮頸、陰道排出體外,因而產生了炎症反應,形成粘連及疤痕,引發經痛,倘若經血貯積過多,就會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瘤,又稱為「巧克力囊腫」,因為被吸收濃縮過後的內膜異位瘤的內容物極像濃巧克力奶油。

A.子宮內膜異位最易發生處
最容易發生異位的地方是在子宮肌層,不過對發生在肌層的異位,因其性狀較不同於他處,因此特別稱之為子宮肌腺瘤;其次,最易發生處就是在卵巢,卵巢內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會使卵巢血液供應受到影響,引發排卵困難及荷爾蒙失調,造成經血過量的現象;發生在輸卵管附近的異位,造成輸卵管周圍的粘連,及輸卵管蠕動不良,因此不易受孕,即使受孕後也較容易造成子宮外孕;若異位是發生在直腸或子宮直腸後穹窿時,因脹壓迫造成背痛或裡急後重,就常會有想解大便卻又解不出的現象。由於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的地方發生炎症反應,所以觸碰下部會有疼痛,這也是為什麼會有性交疼痛的現象,尤其是異位症發生在後穹窿的女性,更視行房為畏途了。

B.為什麼會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
目前原因仍不是十分清楚,而現在廣泛被接受的原因是,子宮內膜血行性的擴散及胚胎化生理論。所謂子宮內膜血行性的擴散,就是月經來潮時,應被排出體外的經血,逆流經由輸卵管而進入腹腔中,而經血中帶有內膜的細胞,就移植到骨盆腔器官的表片,這個理論從我們做子宮內膜的培養可以得到印證,而在子宮頸阻塞的病人較易罹患異位症也可得到證實;另一種解釋是胚胎學研究,發現大多數的生殖管道黏膜及腹膜,都有極大的分化潛力,因此只要有炎症刺激或內分泌刺激時,均可將這些細胞活化成子宮內膜,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這也為什麼有些人月經來潮時,會有咳血的現象,這乃因為異位的細胞在肺部轉化成子宮內膜細胞,因此經血就經由肺部、口腔而咳出來了。

C.哪些症狀最常見?
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患者,發生在生殖年齡,這可能與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有關,而子宮內膜異位症產生的症狀有:痛經、性交不快、腹痛、不孕、月經不規則、經血過量、血尿…等,其中以經痛最常見,大約有百分之六十-八十的患者有痛經的現象,而有百分之三十-五十的患者,會有不孕的可能。

D.腹腔鏡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效果好
根據我們及美國杜立茲醫師的研究顯示,使用腹腔鏡合併荷爾蒙來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效果極為顯著,目前我們的治療原則是對於臨床症狀明顯而懷疑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患者,實行腹腔鏡檢查,發現病灶時一併加以治療,而治療原則依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一、 輕度:做腹腔鏡檢查時,同時將粘連及子宮內膜異位的病灶用雷射或電燒燒灼去除。 二、 中度:利用腹腔鏡把所有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清除,粘連處也務必完全分開。之後,加上荷爾蒙藥物治療三個月後停止治療,以後再定期檢查以防止復發。 三、 重度:需要「三段式治療」,就是儘可能將病灶處去除,尤其是潛隱性的巧克力囊腫務必清除,再將粘連處分離,並儘可能使骨盆腔內的組織恢復正常位置,之後,對於深部組織內的病灶再利用荷爾蒙治療,治療三個月後如有需要,再作第二次的腹腔鏡的治療,將可能殘餘的病灶,或新形成的粘連或異位處予以去除。 根據統計,經過如此詳細的腹腔鏡治療後,輕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病人有高達百分之七十三的人因而受孕,中度的患者也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受孕率,而原本受孕率極差的重度患者,也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人也順利懷孕,因此對時常經痛或因而不孕的患者,腹腔鏡手術還印證了一句古語「長痛不如短痛」,進而可說「短痛不如不痛」了。